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河南焦作沁阳市一名小学生的父亲发视频称,因为在班级群内发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不但被老师踢出群聊,还被老师打电话“教育”。对此,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已介入调查。
社交媒体时代,以微信群、QQ群为主体的家长群成了家校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实现信息迅捷高效传递的同时,也滋生了种种问题。但“一言不合就踢人”的事,并不多见。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公众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涉事家长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的抱怨触及了很多人的“痛点”。该家长在视频中自述,3月17日晚,老师在班级群内发布一则通知,要求次日11时前“上传高质量学生观看图片1张,优秀学习心得电子稿(300字)每人1篇”。这样的任务,家长怎么可能不“代劳”?家长吐槽的那句“又有作业了”,显然能够引发不少共鸣。
通过网传视频不难看出,此次“家长作业”并非老师的个人行为,而是统一的“规定动作”。而公众通常所反感的“家长作业”,主要是老师要求家长检查批改孩子作业之类的行为,两者有所区别。如果这种统一的“家长作业”不合理,家长基本上也能理解老师的难处,不至于简单归罪于老师。事实上,看到通知后,涉事家长也只是顺手在群里回复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虽然含有抱怨的意思,但指责老师的色彩并不明显。
这本是一桩寻常至极的小事,之所以闹出一场风波,关键是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出了问题。根据目前的报道,老师在没有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情况下,就直接将家长踢出了群聊,其内心的“愤怒”可见一斑。不止于此,当事家长将此事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后,第二天一早老师就打电话向他“兴师问罪”,语气生硬。这进一步印证了涉事教师面对家长时的傲慢态度。
“一言不合就踢人”已属于反应过度了,打电话“教育”家长更是错上加错。冷静反思,理性看待,诚恳交流,才是化解矛盾的正道,向家长“兴师问罪”只能适得其反。
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媒体曾报道过一起类似的事件。湖北黄石某家长在班级群里探讨学校推荐的某款学习软件价格问题时,发表了一点不同意见,就被班主任踢出了群。事后申诉时,校方还理直气壮地指责其传播负能量。
两起事件,细节固然有所出入,但性质如出一辙。良好的家校合作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家长要充分尊重老师的安排,但老师不能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家长必须无条件配合。老师和家长是平等的关系,决不能习惯于在群里“发号施令”,甚至对家长颐指气使。
当春天的色彩融入下午茶,这些“绿色味道”你吃过几种?
说到春天,您会想到什么颜色?在记者眼里,是绿色——植物抽枝...(819 )人阅读时间:2024-04-16上海徐汇滨江新“打卡点”上线,这个展必须要推荐!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千与千寻》《龙猫》……你想走进这些...(526 )人阅读时间:2024-04-16为居民服务,上海徐汇这个中医特色服务站点很有“料”
随着居民们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多人来到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844 )人阅读时间:2024-04-16上海南汇海滩女童走失事件中,一团伙编造炒作谣言获利4万元
2023年10月4日傍晚,一名4岁女童在上海南汇新城海滩走...(529 )人阅读时间: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