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可转化为房颤。心内专家孔小轶教授表示,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在老年人群和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心房纤颤较心房扑动更常见。患有心房扑动的许多病人也存在心房颤动的发作。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可反复发作或呈持续性,医务人员注意区分。
《心血管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手册》中记录有心房扑动的患者案例,患者男,62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5天,加重4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5 天受凉后出现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伴咳嗽、咳痰,痰为黄色浓痰,无发热、咽痛,无胸痛、腹痛,无晕厥、头晕,在家口服“感冒灵”治疗,效果不佳。于入院前4h活动后心悸、气短症状较前明显加重,无胸痛,休息后无明显缓解遂来院就诊。
经询问,患者有高血压3级、冠心病、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后等既往史。又经体格检查,结果显示患者T36.8C,R16次/分,BP 165/102 mmHg,神志清,喘憋貌,端坐呼吸。两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率 110次/分,律齐,心底部和心尖部听诊区可闻及主动脉瓣金属瓣开闭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腹部查体阴性。后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心肌梗死三项无异常,NT-proBNP 4537 pg/ml,WBC 11.34X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4.4%,CRP 78 mg/L,INR2.12。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及 ST-T 改变。
孔小轶教授表示,心房扑动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表现,根据心房扑动波通常可明确诊断,扑动波常在下壁导联和 V1导联比较明显。典型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征包括:1、性 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间距相同的有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为下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频率常为 250~ 350 次/分。2、心室率是否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否恒定,心房扑动波多以 2:1及4:1交替下传。3、ORS波形态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原先有束支阻滞或经房室旁路下传时,QRS 波增宽、形态异常。
当春天的色彩融入下午茶,这些“绿色味道”你吃过几种?
说到春天,您会想到什么颜色?在记者眼里,是绿色——植物抽枝...(819 )人阅读时间:2024-04-16上海徐汇滨江新“打卡点”上线,这个展必须要推荐!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千与千寻》《龙猫》……你想走进这些...(526 )人阅读时间:2024-04-16为居民服务,上海徐汇这个中医特色服务站点很有“料”
随着居民们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多人来到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844 )人阅读时间:2024-04-16上海南汇海滩女童走失事件中,一团伙编造炒作谣言获利4万元
2023年10月4日傍晚,一名4岁女童在上海南汇新城海滩走...(529 )人阅读时间:2024-04-16